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例题开发巧迁移,题组对比究算理例题开发巧迁移,题组对比究算理 童晓芳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下第 88~89 页例 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 1~3 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 使学生通过操作、思考,探究感受退位减的笔算方法,体会数的组成和减法计算间的联系,进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减法笔算能力,进一步丰富探究加减计算方法的经验。 3. 使學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加探究活动,能积极思考、对话,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初步培育与同伴沟通、合作的意识,培育学生按规则正确计算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法的退位原理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 口算。12-5=,13-8=。 2. 竖式计算。56-15=,43-23=。 学生沟通: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们太厉害了,不但算对了得数,还能讲清楚计算过程,恭喜你们顺利通过考核,获得“计算小能手”称号。 二、引导探究,明晰算法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例题引入。 小星有 50 枚邮票,小梅有 26 枚邮票,小星比小梅多多少枚邮票?(图略)你从中知道什么条件?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50-26) 2. 引导探究。 (1)借助小棒。 师:50 减 26 等于几呢?我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拿一拿。同桌讨论一下,先怎么摆,再怎么拿? 老师巡视指导,反馈沟通。 学生边说边板演,老师相机提问:为什么要拆开 1 捆呢?拆开 1 捆后你的小棒是几捆和几根了?现在怎么拿?最后剩下多少根? 师:你们都看明白了吗?4 根小棒是怎么来的?2 捆小棒是怎么来的? 强调:5 捆拆开 1 捆是 4 捆,4 捆拿去 2 捆是 2 捆。 (2)借助计数器。 师:50-26,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不想试试看,谁来拨? 学生演示,老师相机提问:怎样才能从个位上拨去 6 颗珠?十位的 1 颗珠退到个位是几颗珠?个位的 4 颗珠是怎么算出来的?十位的 2 颗珠是怎么算出来的? (3)列竖式计算。 师:刚才我们都是利用学具来计算 50-26,其实我们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回忆一下,列竖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先写被减数 50,再写减号和减数 26,注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