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就是传说中的钢筋锚固长度,英文首写字母,长度(Lengt),锚固(Anchor),如果再加个 e(地震 Earthquake)就是抗震锚固长度。 LAE 指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具体取值见 03G101-1 第 34 页 整理的的钢筋下料及算量 LAE 焊接时平法制图的钢筋工程下料及算量: 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 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 时,8 米一个搭接,φ≤12 时,12 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 — 梁高 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 φ10 以内和 φ10 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 03G101 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 1/3 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 1/3 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 1/4 较大跨长度值取用). 二、板: 板筋主要有: 1) 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 2) 支座负筋; 3) 分布筋; 4) 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5) 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 受力筋: 底筋长度 L=净长+左支座 max {b/2、5d}+右支座 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 面筋长度 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 b— — 支座宽,d— — 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 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 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有 3 种计算方法: 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 150 搭接长度或 250 最小锚固长度和 300 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 2)按轴线长度计算; 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但首选第一种方法。 3. 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及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附加钢筋长度=设计标示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 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 (注:角部放射筋长度有时长度是从角部向两边逐步递减的) 支撑钢筋是为了保证双层筋的上层钢筋位置的措施钢筋(码凳),一般情况下是每间距1 米布置一根,规格为比板筋大一个规格,长度为该跨净跨长度,支撑腿长度为板厚减保护层的两倍腿间距为1 米。 三、基础梁钢筋: 一)主筋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