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例题使用一个简单的两跨连续梁模型(图1)来重点介绍MIDAS/Civ il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钢束预应力荷载的输入方法以及查看分析结果的方法等。主要包括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定义钢束特性、钢束形状、输入预应力荷载、定义施工阶段等的方法,以及在分析结果中查看徐变和收缩、钢束预应力等引起的结构的应力和内力变化特性的步骤和方法。 图1. 分析模型 2 12 m6 m6 mL=30 mL=30 mCS1CS23 m1.5 m0.2 m0.2 m0.2 m0.2 m1.8 m2 m 桥梁概况及一般截面 分析模型为一个两跨连续梁,其钢束的布置如图2所示,分为两个阶段来施工。 桥梁形式:两跨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梁 桥梁长度:L = 2@30 = 60.0 m 区 分 钢束坐标 x (m) 0 12 24 30 36 48 60 钢束1 z (m) 1.5 0.2 2.6 1.8 钢束2 z (m) 2.0 2.8 0.2 1.5 图2. 立面图和剖面图 1.5 m 0.2 m 0.2 0.2 m 3 m 2 m 3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骤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骤如下。 1 . 定义材料和截面 2 . 建立结构模型 3 . 输入荷载 恒荷载 钢束特性和形状 钢束预应力荷载 4 . 定义施工阶段 5 . 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6 . 运行结构分析 7 . 查看结果 4 使用的材料及其容许应力 混凝土 设计强度:2ckcm/kgf400=f 初期抗压强度:2cicm/kgf270=f 弹性模量:Ec=3,000Wc1.5 √fck+ 70,000 = 3.07×105kgf/cm2 容许应力: 容许应力 预应力作用后(瞬间) 预应力损失发生后(最终) 抗 拉 抗 压 2ci'cacm/kgf5.148=f55.0=f 2ci'tacm/kgf1.13=f8.0=f 2ckcacm/kgf0.160f4.0f 2cktacm/kgf0.32=f6.1=f 预应力钢束 (KSD 7002 SWPC 7B-Φ15.2mm (0.6˝strand) 屈服强度: 2pymm/kgf160=f→strand/tonf6.22=Py 抗拉强度: 2pumm/kgf190=f→strand/tonf6.26=Pu 截面面积: 2387.1cmAp 弹性模量: 26pcm/kgf10×0.2=E 张 拉 力: fpi=0.7fpu=133kgf/mm2 锚固装置滑动: mm6=sΔ 磨擦系数: rad/30.0=μ m/006.0=k 容许应力 张拉时的最大应力 锚固瞬间(pof) 应力损失后使用状态 2pymm/kgf144=f9.0 2pumm/kgf133=f7.0 2pymm/kgf128=f8.0 5 荷载 恒荷载 自重 在程序中按自重输入 预应力 钢束(φ15.2 mm×31 (φ0.6˝- 31)) 截面面积 : Au = 1.387 × 31 = 42.997 cm2 孔道直径 : 133 mm 张拉力 : 抗拉强度的70% fpj = 0.7 f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