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的流程(1)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 SaO2>90%。(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立: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必要时建立两条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并备用另外一条或二条静脉(套管针)通路。休克患者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4)系统查体和检查:按 CRASHPLAN 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对相应的部位进行 X 线、CT、B 超等检查,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5)以改良氧利用率监测指导全身管理。(6)确定性救治手术:对于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和止血以确保救命的目标手术。初步迅速判断病情以经验判断:经验是临床成功的积累,尽管现在已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单就个体而言,丰富的创伤抢救经验是决定抢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创伤评分:尽管创伤评分系统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在大范围统计结果已表明在判断病情及预后方面的准确性还没有被其他方法所代替。TS(创伤评分):总分为 16 分,14〜16 分有 96%的生存率;<12 分为重伤员;4〜13 分为救治效果显著;>7 分存活率为 95%;<5 分则死亡率〉95%;5~7 分难判定。ICRMAS 总分为 10 分,其值小于或等于 8 分为重伤标准。ISS(创伤严重度评分):中度<13,一般无生命危险。重度:13〜25,一般伤势严重,危及生命,多发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后可能遗留残疾。极重度:>25,患者死亡率高。应用流程:由症及伤是急救工作的思维方式,可在抢救中提高判断的正确性。初步判断是在经验、评分、流程等基础上的判断。对于一个严重的多发伤患者要想在抢救前把诊断搞清楚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决定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抢救者的经验,探查术是危重创伤可靠、有效的方法。呼吸道的建立和管理原则阶梯原则:是指急诊各类紧急抢救患者在呼吸通道的建立是由独立的阶梯所组成,按一定的顺序,各阶梯相互联系,迅速展开和完成在具体临床应用中不能机械照搬原则,而应紧随着阶梯化思路,把握住关键性的首选措施。迅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和液体复苏:对于创伤患者,建立以中心静脉压为主的数条大静脉通路,确保液体的迅速输入,要求快速、简便、可靠、有效。对于静脉的使用,第一为快速补液和(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第二为快速补液或胶体液;第三为补液和用碱性药或针对脑水肿的脱水药等;第四为血管活性物质药物。在有穿刺置管的条件下,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