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师 范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学 院: 体育学院专 业: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号201411104301 姓名袁正东指导教师姓名樊艺红职称或学位讲师论文 ( 设计) 题目浅析传统武术在中学推广的价值意义—以咏春拳为例题目来源A.教师出题() B.学生自拟( √ )请在选项括号内打“√”是否科研项目A.是( ) B.否(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教育在中华民族人才教育行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此,中学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九年义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是中学阶段不可轻视的环节。没有强健的体魄或者没有民族文化熏陶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学的教育阶段都是不完善的。“德智体美”是新时代附于民族青少年最基本的准绳和衡量标准。无需质疑,体育课中的运动项目可以满足中学生日常的身体锻炼从而增强体质,但是,除了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似乎不能给予中学生更多的文化熏陶。文章认为,在中学体育课中推广中国传统武术项目,不仅可以起到体育锻炼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民族传统文化和武艺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的魅力所在。自古以来,中国武术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通过传统武术的学习,增强了个人体质,提高了防身自卫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武术文化所蕴藏的人伦哲理教化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它的魅力无论从体育价值、文化德育价值、乃至拳种搏击战术蕴含的哲理,是许多传统武术拳种无法比拟的。为此,在中学阶段推广咏春拳,有利于中学生体质的增强,有利于中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有利于中华武术技能的传承传播、有利于中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有利于中华强国梦的实现。与选题相关的前人研究现状简述:本人通过互联网体育资源中的“中国知网”查阅有关“浅析传统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价值意义—以咏春拳为例”方面的文献资料,查阅情况如下:蔡朝翔,谢婷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进入中小学校园的路径探寻——以上海市“俊咏堂”俱乐部为例》一文中对“咏春拳”进入中小学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同时阐述了“咏春拳”进校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影响。林虹全 在《学校咏春拳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一文中对“咏春拳”的自身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阐述了“咏春拳”未来的发展对策。洪学勉 在《在体育课堂中开展咏春拳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