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基层非诉讼法律援助调查与研究VIP免费

关于基层非诉讼法律援助调查与研究_第1页
1/6
关于基层非诉讼法律援助调查与研究_第2页
2/6
关于基层非诉讼法律援助调查与研究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基层非诉讼法律援助调查与讨论关于基层非诉讼法律援助调查与讨论 法律援助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1],是维护弱势群体法律给予的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司法救济保障制度。非诉讼法律援助作为提供非诉讼途径的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基层推广采纳非诉讼法律援助形式,有利于克服诉讼形式的程序严格复杂、周期过长、费用高昂的固有弊端,尤其在基层案件数量激增、司法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诉讼的弊端常导致纠纷解决途径不畅和阻滞,削弱了司法的权威性,以致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基层非诉讼法律援助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讨论,并通过增强法制宣传、提高服务意识、加大推广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来在基层进一步推广非诉讼法律援助是很有必要的。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调查法律援助制度在基层的开展状况以及非诉讼法律援助在基层适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调查从 20XX 年 1 月 8 日开始,至 20XX 年2 月 11 日结束。采纳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实地考察三种形式。调查针对调查地下辖的 3 个镇(城关镇、丰庄镇、东屯镇),9 个乡(僧固乡、石婆固乡、魏邱乡、司寨乡、王楼乡、马庄乡、胙城乡、榆林乡、小潭乡)常住居民共发放了 20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62 份。同时针对作为法律援助主体的司法局(所)等相关单位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其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一)基层矛盾纠纷的几个明显特点 1.类型增多,诱因复杂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而引发的利益调整、观念冲突等原因,导致现阶段农村基层社会矛盾更加多样和复杂。近年,由劳动雇佣、征地、赡养因素引发的纠纷大幅度增加。在矛盾纠纷的类型中,劳资纠纷、征地拆迁、家 庭 赡 养 、 婚 姻 纠 纷 等 方 面 占 纠 纷 类 型 比 重 分 别 达 到 了14.2%、19%、16%、22%,达矛盾纠纷总数的 71.3%。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矛盾主体多元化,群体性纠纷竞出 过去基层矛盾纠纷主体多为个人。现在则是群体性纠纷日趋增多。群体性纠纷占全年纠纷总数比重由过去的 8%上升到现在的 13%。主要表现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经济合作组织之间乃至与政府之间的纠纷。这其中有关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和信用储蓄纠纷占绝大多数,并极易由一般性矛盾演变为群体性纠纷。例如:“魏邱乡 46 名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基层非诉讼法律援助调查与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