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误区与对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误区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XX)06-0197-02 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调节课堂气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课堂提问还是老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但由于受老师个体水平和教学经验的限制,有些老师在运用课堂提问过程中因不理解教学原则常常走入误区,造成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成为无效的提问,现就课堂提问的常见误区及解决对策谈谈自己的见解。 1.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 1.1 老师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缺乏导向性。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临时讲到哪,想到哪就问到哪,这种仓促提出的问题,往往模糊其词,模棱两可,导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引导学生的思维误入歧途。如老师给出课题,让学生看书后,问:"这节课你是怎么学的?",原来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去学,这样问学生更茫然。 一个提问,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问题不要太大,表述模糊不清,学生无法作答。 1.2 老师问的提问缺乏启发性。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处处为学生搭好桥,铺好路,常会提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因为答案明确,无需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起不到拓展学生的思维的效果。 1.3 老师注重提问,忽略学生的反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准备好了答案,当学生回答时,有了很多不同的答案,老师等到正确的答案出现接着往下讲,对于与老师准备的答案不相同的结果不加解释就过去了,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也使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下降,长此以往,学生非但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能参加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老师的答案产生依赖性。 1.4 提问缺乏对学生的尊重,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些老师提问时虽然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当学生回答不到自己所预设问题的答案上时,就把学生的答案晾在一边,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往往造成启而不发。即使学生回答错的,老师也要耐心倾听,并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