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医院应用电子处方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_处方防范调剂差错试题医院应用电子处方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_处方防范调剂差错试题 【摘要】 目的 探讨减少电子处方调剂差错的方法,以便患者能安全、有效地用药。方法 总结分析应用电子处方后门诊药房出现调剂差错的类型、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合理的人力资源安排、法律规范可行的调剂操作规程,有效的药品管理制度、严格的考核制度,能有效地预防调剂差错的发生。 � 【关键词】门诊药房; 电子处方; 调剂差错 � 20XX 年 12 月,我院采纳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管理模式。电子处方系统是HIS 中的子系统。门诊药房调剂模式由传统的手写处方合并窗口发药改变为电子处方合并敞开式发药。在新的调剂模式下,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明显增多,药师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笔者及时组织药房工作人员,对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并实行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调剂差错率,现以我院为例,对应用电子处方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 1 常见调剂差错类型 � 1.1 电子处方差错 这类错误为药品名称、用法、用量错误。主要是医师录入的差错,但药师假如认真认真审核处方,大多能够发现。如复方丹参片 3片,3 次/d,错录为 3 瓶,3 次/d,阿莫西林错录为阿米替林,口服药错录为静滴等。 � 1.2 药品名称相似造成的差错,如:逍遥丸与消渴丸,辛伐他汀与洛汀新等。 � 1.3 药品数量差错,多由于药师粗心,将数量看错或经验式发药将包装单位搞错。 � 1.4 同一厂家生产的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容易混淆,如:倍他乐克与博利康尼(阿斯利康公司),清开灵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等。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5 剂量、使用频次交代错误,如利福喷丁医嘱 0.3g 隔日一次,交代为 0.3 g,1 次/d。 � 1.6 药品名称相同而剂型不同,调配时容易发生错误,如:鱼肝油胶丸与鱼肝油滴剂;达克宁栓与达克宁乳膏等。 � 1.7 张冠李戴,他人药品误发给患者,主要由于药师发药时未认真核对患者姓名造成。 � 2 出现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 2.1 医师因素 由于门诊高年资医师较多,有的高年资医师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和汉语拼音,而电子处方开药是以药品名称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键入,在相同的拼音码下,有时屏幕显示多种药品,所以容易出现电脑操作失误导致电子处方错误,这类错误很常见,不仅给药房审核处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