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又见“娜拉”,以及那些围绕着娜拉的故事又见“娜拉”,以及那些围绕着娜拉的故事 刘明厚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对中国早期话剧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最早鲁迅对易卜生的介绍与赞誉,到 1914 上海春柳社用“幕表戏”演出《玩偶之家》,再到 1918 年《新青年》杂志用专刊介绍易卜生及其《玩偶之家》等,之后以胡适、欧阳予倩、郭沫若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式“娜拉剧”,立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舞台上盛行,从此,易卜生的“娜拉”在中国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外国戏剧中的女性角色, “娜拉”为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 时过境迁,140 年过去了,20XX 年版的《玩偶之家》于 20XX 年 12 月 13 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导演王欢追求的是一种整体视觉效果之美,以白色为基调的舞台上呈现出一种诗性品行。在该剧公演之前,我应制作人唐诗的邀请,于 11 月 16 日下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做了一场关于易卜生“娜拉的前世今生”的讲座。 我在讲座中设置了一个环节,与听众进行互动。我事先没有预料到观众参加度会如此之高。有年轻的白领、正在读书的大学生,有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甚至还有高一的女生,几位“00 后”小姑娘在讲座后还在跟我进行了对话。对于“娜拉”的出走,大致看法我归纳如下: 1、现代女性工作、家庭的压力过大,失去自我,产生过离家出走的念想。这是一位年轻的白领妈妈的苦恼。她说一早醒来就要为家人弄早餐,安顿好孩子的早饭等,送孩子去幼儿园,然后自己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公司,在洗手间化妆,换上高跟鞋;晚上回家又是家务与孩子。尽管丈夫会搭把手,但主力还是自己,这样的周而复始,让她不堪重负,真想像娜拉一样离家出走,但走出这一步是需要勇气的。她认为现代妇女并没有真正得到解放,也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所谓的男女平等,现在的女性比娜拉活得累得多。 2、母爱缺失,娜拉离家出走对孩子造成了损害。这是一位男生的发言,他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在读大学生,他说他本人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里长大,但奶奶不能取代妈妈,尽管妈妈现在工作很成功,是一名医生,然而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她是缺失的,她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现在他和母亲之间的相处是很理性的,那种一个眼神都知道彼此心里的想法,他和母亲之间是不存在的。 3、绝不囿于虚伪情感的家,为没有担当的男人损失青春年华。这位 00 后高中女生有着和上面那个男生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