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善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善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雨果说过:善良是历史中希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马克吐温称: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听到。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 善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善良教育可以更好地培育孩子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和成才;其次,善良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培育孩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对孩子今后形成以善为本的人生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善良教育是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善良教育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善良是道德之本,只有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以善良之心对待人生,是每个人都应当追求的心灵境界。 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透视我国的善良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心理品质的培育,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这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家人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孩子入学后,在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述。此外,孩子们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领养”动物园的动物,捐款挽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处,假如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做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德国人普遍认为: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具有暴力倾向。 同情弱者,是德国“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提倡和鼓舞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难也并不是什么新奇事。通过做这些事情,大人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仰慕强者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唾弃暴力,在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十分重视“反面教育”的作用,对那些恃强凌弱的“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亮。据悉,凡经两次记过处罚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 最近,笔者在国内的一份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位专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