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write的奥秘VIP免费

write的奥秘_第1页
1/18
write的奥秘_第2页
2/18
write的奥秘_第3页
3/18
write 的奥秘 在Linux 下我们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都会用到write 这个函数,通过这个函数我们可以象使用文件那样向设备传送数据。可是为什么用户使用write 函数就可以把数据写到设备里面 去,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 这个奥秘就在于设备驱动程序的write 实现中,这里我结合一些源代码来解释如何使得一个简简单单的write 函数能够完成向设备里面写数据的复杂过程。 这里的源代码主要来自两个地方。第一是 oreilly 出版的《Linux device driver》中的 实例,第二是 Linux Kernel 2.2.14 核心源代码。我只列出了其中相关部分的内容,如果 读者有兴趣,也可以查阅其它源代码。不过我不是在讲解如何编写设备驱动程序,所以不 会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说明,再说有些地方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吃透。 由于《Linux device driver》一书中的例子对于我们还是复杂了一些,我将其中的一个 例程简化了一下。这个驱动程序支持这样一个设备:核心空间中的一个长度为 10 的数组 kbuf[10]。我们可以通过用户程序 open 它,read 它,write 它,close 它。这个设备的名 字我称为 short_t。 现在言归正传。 对于一个设备,它可以在/dev 下面存在一个对应的逻辑设备节点,这个节点以文件的形式 存在,但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件,它是设备文件,更确切的说,它是设备节点。这个节 点是通过mknod 命令建立的,其中指定了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主设备号表明了某一类设 备,一般对应着确定的驱动程序;次设备号一般是区分是标明不同属性,例如不同的使用 方法,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操作。这个设备号是从/proc/devices 文件中获得的,所以一 般是先有驱动程序在内核中,才有设备节点在目录中。这个设备号(特指主设备号)的主 要作用,就是声明设备所使用的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和设备号是一一对应的,当你打开一 个设备文件时,操作系统就已经知道这个设备所对应的驱动程序是哪一个了。这个"知道" 的过程后面就讲。 我们再说说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吧。这里我只介绍动态模块型驱动程序(就是我们使用 insmod 加载到核心中并使用rmmod 卸载的那种),因为我只熟悉这种结构。 模块化的驱动程序由两个函数是固定的:int init_module(void) ;void cleanup_module(void)。前者在insmod 的时候执行,后者在rmmod 的时候执行。 init_nodule 在执行的时候,进行一些驱动程序初始化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有三 件:注册设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