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正确X 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地点:放射科 时间:2009 年9 月23 日 人员;放射科全体人员 主讲:窦铁祥 内容:正确X 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X 线摄影是通过正确的体位操作和选择适当的摄影曝光条件和适宜的胶片冲洗技术使被摄体成为可见的影像。被摄体的解剖结构、形态和细节等征象在影像上的再现是高质量影像的首要条件,这些征象的可见性决定了 X 线诊断的可靠性。一张能符合 X 线诊断的影像质量,首先取决于正确的体位技术操作:应使影像能在胶片上显示被摄体的解剖组织的形态、大小、外形的二维性;能显示被摄体的重要影像细节大小;能显示与诊断有关的关键解剖结构的影像特征。具体来说摄影体位正确应是: 1.要求观察的解剖部位组织影像必须全部在胶片上显示:如胸部摄影包括外胸壁的肋骨,两侧肋隔角,肺尖上软组织;腹部应包括肾脏上端和耻骨联合及两侧腹壁脂肪线。 2.临床重点观察的解剖组织结构必须界限清楚而无其他非观察组织阴影重选,即使有不可避免的组织重选,也应清晰显示。 3.被摄的组织影像显示应符合正常解剖投影而无失真变形。 4.被摄体应能显示解剖方位和结构的序列:如脊柱应含有相邻段的一个椎体;四肢骨应含有邻近的关节;肋骨应含有第一或第十二肋骨。 一、常用解剖部位正确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书签引导 肩关节 踝关节 跟骨 膝关节 髓关节 颈椎 腰椎 胸部 头颅 乳突 副鼻窦 视神经孔 (一)肘关节 肘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 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 1.2 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 1.3 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 1.4 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o~170o(女多为165o,男多为170o)。 2.质控要点: 2.1 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2 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踝中点下 1 英寸。 肘关节侧位: 1.评价标准: 1.1 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 1.2 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1.3 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Δ” 形重迭显示。 2.质控要点: 2.1 前臂与上臂成90” 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2 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 2.3 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二)肩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 肱骨头与肩胛盂有 1/3 呈“纺锤状” 重迭面; 1.2 肱骨头与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