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 学校:百花小学 年级:三年级 日期:4月8日 学科:数学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师:肖冬梅 一、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探索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用竖式正确的计算。 3、在各类算法的比较中,感悟各类算法特征和明晰适用范围。 4、在具体情境中感悟算法的灵活运用。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三年级下册的计算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安排了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为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的算理理解作准备。本教学是力求将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进行有效整合,期盼学生能自觉调用已有的经验根据乘法的意义分拆成和的方式,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转化成“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解决问题,感悟到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的算理是一致的。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一般的算法和特殊的算法。 2、学生实际 鉴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学生能充分运用“分拆”的方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尝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1、估算的自觉意识不强。面对错误计算的结果,可能不会马上想到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作一个辨析与判断;2、还不能形成各种算法合理运用的意识。学生可能会停留于“喜欢的做法”或经常用的方法,不能把握各类算法特征、明晰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灵活的运用各类算法。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算法,或者始终停留于表面的计算技能,缺乏思维的提升。所以,在本节课中,思考:将估计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的估算;同时,融练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知识形成过程之中,引导 学生感悟比较各类算法的特点,从而能根据情境灵活地选择算法,活动思维提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知识铺垫 引入新课 口算: 12× 40 25× 4 50× 60 130× 2 125×8 35×20 在 新课进 行前,出一些口算题作铺垫,让 学生看 到新知识后 更容 易 联 想 到相 关 的旧 知识,以达到知识迁 移 的作用。 二、算理理解 探索算法 1、揭题:运用已有的知识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 2、出示例 1情境图: (1)你能说出图意吗? (2 ) 你 能列 出 算式吗? 24×12 (3)你能尝试着算一算吗?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列式:24×12 独立思考,尝试记录计算过程 第一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