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 孙集二中 张凤芹 一、 教案背景 1 、 面向学生: 中学 2 、 学科:地理 3 、课时:1 4 、学生课前准备: (1 )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中国美好河山的图片和中国近几年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2 )搜集近期热点:钓鱼岛、黄岩岛局势的变化。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知识目标 1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面积,说明我国拥有辽阔的疆域。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评价及创新精神. 教育方面: 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 教材分析 《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开始。教材首先讲述了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上把握好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学生今后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然后以面积大小、领土四端、辽阔的海域、众多邻国为重点,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努力实现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本节课设计以小贝克一家的旅游为主线,分三步:寻找古国——踏迹国域——蓝色之旅,把本节知识串联起来,让知识回归生活。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责任感。歌曲《歌唱祖国》和反映祖国壮丽河山、祖国繁荣发展图片的新课导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钓鱼岛、黄岩岛热点问题的关注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促进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图片显示:长城、长江、黄河、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听歌曲、看图片使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