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的感悟 四小北校区 杜玉明 今年暑假聆听了名师贲有林教师的一节很精彩的课,它的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时又很特殊的课——学生就是我们五年级的数学教师,自己又真正做了一回小学生。所以对他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理念深有感触。听了他的课,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课改前沿的新理念,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一、教学的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指导,点拨。我们的课堂要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而不是只有高大上的理论,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实践。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做到换位思考。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自己再次做回小学生,使我体会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会有差异的,不要一刀切,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每个学生。 三,预习前置。利用学习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预习的针对性,目的性。这样学生的听课效率才会高。 四,重视细节。例如:为了突出展示怎样转化得到平行四边的面积公式,贲有林教师在展板上铺了一层深色的纸作背景,这样学生观察上面的平行四边形才能看的更清楚,更容易观察——让学生上去画要剪的垂线,利用展板展示剪的过程及拼成长方形的过程。贲老师在展板上先放了一张学习单,它的位置正好,在展板的中央。这样,展示的学生再放要展示的学习单在它的上面时,自然位置正好。省去了放不准位置再去尝试的时间。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用心,细心。小组讨论:四人一组。 五,重视习惯养成,重视指导。例如,引导学生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手向黑板相应的地方一挡,示意学生板书的位置。指导学生站的位置,面向大家。引导展示的学生提问下面的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字母公式的意义。 六,练习选题要有梯度,注意变式题目的选用。例如,考查基本公式的,有增加条件的,有逆用公式的等。 七,及时激励,及时鼓励,形成习惯。要善于激励每一个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分享。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面教师要有“忽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作业单,自己出题。(上面是题,下面遮住的是答案。 ) 八,关注每一个学生。例如,在巡视检查作业单落实的情况时,及时把不一样的选题、做题情况及不同思路的学生记录下来,以备提问时展示。小结时提问后进生基本公式,让他体会到他也能像优秀生一样学会本节的主要内容(也许他不明白公式是如何来的)。 我校的很多教师也在课堂上实践着贲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