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道之行也(8 年级语文上) 24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德育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 文中“大同”社会相 比 ,有 无 相 似 之处 ?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 子 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 ? 我们 现在的社会是 不 是 大同社会”这 个问 题 。 ●教学方 法 1.朗读法 。这 是 一篇 著 名 的文章,半 个世 纪 以 前 的中学生差 不 多 能背诵如流 ,今 天 的中学生也应 如 此 ,必 须 读得烂 熟 ,才 能较 好领 悟 我们 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 ,并感知这 段 文字 的美好。要保 证 至 少 读 10 遍 ,课 堂上时 时有 琅 琅 书 声 ,营 造浓 浓 的学习氛 围 。 2.讨 论 法 与 点拨 法 相 结 合 。关于文意的理解,可 让 学生自 主 阅 读,讨 论 交流 完 成。对于与 《桃花源记》的比 较 阅 读,教师 可 稍 作 点拨 引导。学生讨 论 ,生生互 动 ; 教师 点拨 ,师 生互 动 ,这 样 利 于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 位 和教师 的主 导作 用 。 3.探究创 新 法 。设 置 一些开 放 性 的题 目供 学生思考探究,鼓 励 他 们 敢于异想天 开 ,并为自 己 的奇 思妙 想而 努 力学习。 ●教具 准 备 多 媒 体 CAI 课 件 、 已 选 好的一张 科 幻 VCD、 录 音 机 、 示 范 朗读磁 带 ●课 时 安 排 3 课 时 ●教学过 程 第 一课 时 [ 教学要点] 朗读课 文,初 步感知文意; 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 导学生诵读; 探究性 思 维 训 练 , 促 进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