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与背景;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品味小说语言,掌握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契点去分析文章;2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小说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2 明确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2、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 33 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解题 本文写于 1918 年冬天,发表于 1919 年 4 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 1906 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明确:“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