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孝是我国传统的美德,最早记载孝行的文献是《尚书》。自古以来施政者都重视孝道,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也都有评选表彰孝子的活动,孝道是人间第一义。 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一生倡导“仁”道,并以孝作为实践仁道的根本。因此他教导学生做人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孝悌。《论语·学而篇》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老夫子把力行孝道作为“仁”的根本,非常注重生活实践。 夫子教诲学生,孝是一个人行为最起码的要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夫子的学生中,曾子不仅一生力行孝道,而且能够发挥孝道的思想。曾子以后,孟子秉承并进一步阐述孝道。此后的圣贤学者都继承了孝道思想,加以阐述,并且制定各种礼节,使人们很好地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孝经》是儒家讨论孝道的一部专书,关于成书有几 种说法 。比 较 被 认 可 的是曾子记录 孔老夫子教诲,并经过 自身 生活实践和体 悟 综 述了孝道思想。 全 书共 有十 八 章 ,第一章 《开 宗 明 义章 第一》,揭 示 的是全 书的总 纲 ,也是对 下 面 十 七 章 的一个概 述。“夫孝,始 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 于立 身 。”把侍 奉父 母 的孝,扩 充 为奉 事君 主 ,服 务 国家的忠 ,而以立 身 行道为终 极 的目 标 。接 着以下 五 章 论天 子、 诸 侯 、 卿 大 夫、 士 和庶 人行孝的方 式 ,虽 各有所 当 ,但 以“爱”、“敬 ”来侍 奉 父 母 却 是一致 的,所 以接 着 《三 才 章 第七 》说:“夫孝,天 之经也,地之义也,民 之行也。”这 是《孝经》全 书论孝的总 义。其下 各章 ,都是根据 这个理 念 加以阐述的。 《孝经》把子女 敬 爱父 母 的心 ,从 珍 惜 自己 的生命 和人格 ,到 敬 重尊 长,爱护 君 王 ,乃 至爱护 国家以至于天 下 人民 。所 有修 身 、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的道理都涵 摄 在了孝道当 中,因此《感 应 章 第十 六 》说:“孝悌之至,通 于神 明 ,光 于四 海 ,无 所 不通 。” 在汉 武 帝 时 代 ,正 式 将 儒家学说确 立 为教育 政策 ,儒家思想成为教育 体 系 的主 导。而《孝经》作为十 三 经之首 ,是儒家重要的经典 ,两 千 年来一直 是广 大 学习 者的必 读 书籍 ,其文字 浅 显 易 懂 ,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