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宇宙之旅》 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欣赏介绍宇宙飞船的课件,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操作领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设计的宇宙飞船造型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表现出来,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航天知识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 学习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的习惯 教学用具: 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PPT 课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等。 教学法: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和结合本课的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法: 1.欣赏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用电脑展示宇宙飞船的情况,并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师生收集来的有关宇宙飞船的资料。 2.讲解教学法: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和看课件,讲解宇宙飞船的组成和发展,宇宙飞船又称载人飞船,它可以让航天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并且是一次性使用的飞行器。 3、研讨学习法:和学生一起研究宇宙飞船的结构,并研究怎样用手中的废旧材料来制作心目中的宇宙飞船。 4、交流讨论法:充分利用小组,积极展开讨论,进行宇宙飞船的制作交流。 5、指导法:在学生作业时,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用到制作飞船上,用废旧材料创作出有新意的宇宙飞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今年11 月1 日5 时 58 分 10 秒神舟八号的发射成功,再一次圆了中国人民的千年飞天梦。真让人振奋啊!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激 动 人心的时刻 吧 。 教师播放在段有关“神州八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在播放过程中讲解有关“神州八号”的发射情况。 师:我们国家第一次载人飞船是哪一年发射成功的? (生:2003 年 10 月 15 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4.观看视频(看到精彩处有掌声) 5.师:当看到火箭载着飞船腾空升起,尾端拖着长长的火焰时,你想到了什么?当看到航天员杨利伟叔叔漂浮在飞船上挥动五星红旗时,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 1:(从在世界上的意义上讲)我很高兴,我们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中国离太空越来越近了。】 【生 2:(从激发学生的理想上讲)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