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 . “宇宙航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必修 2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第五节内容,介绍了万有引力的实践性成就,万有引力理论使人类实现“飞天”梦想。本节课是一节知识应用与扩展的课程,所以设计时注意加大知识含量,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注意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这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惯,避免套公式的不良习惯。围绕第一宇宙速度的讨论,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卫星运动图景。 2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利用电教媒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互平台。 二、【教材分析】 本章知识与内容结构示意图 从以上框图不难看出本节内容是整章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章中与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一节,所以本节内容是《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中的重要一节。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宇宙速度,认识万有引力的发现对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1 、会计算并理解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2 、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3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1 .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初梦想。 2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 3 .会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较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示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1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航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探究的成就感; 2 .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精神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认识到掌握物理规律的价值; 3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计算并理解宇宙第一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难点:创设问题情景,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五、【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在物理1 的第 3 章中,学生已经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能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在物理2的第 4 章中,学生初步研究了研究了圆周运动;本章中又学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前面所学的能量的观点等。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高中学生大都会对航天常识有所了解,并形成了某些看法,其中有的可能是正确的,有的可能是不正确的。有的学生还可能对航天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些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