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抗 菌 药 物 药 代 动 力 学 /药 效 学 ( PK/PD) 理 论 对 于 指 导 临 床 抗 菌 药 物 合 理应 用 的 重 要 性 不 断 得 到 关 注 。 在 目 前 细 菌 耐 药 迅 速 变 迁 、新抗 菌 药 物 研发严重 滞后的 情况下,PK/PD 理 论 的 临 床 应 用 是发挥现有抗 菌 药 物 治疗潜力的 可靠策略之一,务必给与足够的 重 视。 第一部分 抗 菌 药 物 PK/PD 理 论 相关 概念 一、抗 菌 药 物 的 药 代 动 力 学 简介 1. 吸收: 药 物 从给药 部位进入血循环的 过程称为吸收。 2. 分布: 药 物 从给药 部位进入血循环后,各种生理 屏障向组织转运称为分布。 3. 代 谢: 药 物 进入机体后,经酶转化变 成代 谢产物 ,这个过程称为代谢。 4. 排泄: 药 物 主要 通过肾脏或经肝脏代 谢后以原形或代 谢产物 经尿液或肠道排出体外。 二 、抗菌药物的主要药效学(PD)指标 1. 最低抑菌浓度(MIC): 是抗菌药物对病原菌抗菌活性的主要定量参数,是指在体外培养基中可抑制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2. 最低杀菌浓度(MBC): 是指可杀死 99.9%的病原菌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 3. 抗真菌药物最低有效浓度(MEC): 在棘白菌素抗真菌药物的抗丝状真菌药敏试验中,与自然生长的菌丝对照,能使菌丝形成小的、圆形的、致密的形态所需的最低抗真菌药物浓度。 4. 防耐药突变浓度(MPC): 是指防止耐药突变菌株被选择性富集扩增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5. 耐药突变选择窗(MSW): 是指细菌 MPC 与 MIC 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耐药突变菌株更易被选择性富集。 6. 抗生素后效应(PAE): 是指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后,细菌受到非致死性损伤,当药物清除后,细菌恢复生长仍然持续受到抑制的效应。 7. 抗菌药物后白细胞活性增强效应(PAALE): 是指在体内抗菌药物作 用 后 , 细 菌 形 态 发 生 变 化 , 有 利 于 增 加 白 细 胞 识 别 趋 化 或 吞 噬 活 性 , 表现 为 体 内PAE 延 长 , 如 氨 基 糖 苷 类 和 喹 诺 酮 类 在 白 细 胞 存 在 时 , 通 常 其PAE 可 延 长 一 倍 ; 但 白 细 胞 对 PAE 时 间 短 的 抗 菌 药 物 , 如 β-内 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