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语文参加式教学的几点体会小学语文参加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参加式教学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彻底颠覆以往“填鸭式”教学的时代,为语文课堂开辟新的实践道路。传统教学过多的应试倾向,注意不到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笔者在实践中力争做到全员参加,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自己对“参加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任务要具体,夯实参加式学习的基础 参加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在于老师要重“引导”轻“灌输”,并非指放任教学活动于不顾,要想使学生及体验到参加教学的乐趣,又能达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实践中设置具体的任务则是基础。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XX,北京》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20XX 年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后,北京人民热烈庆祝的场景。二年级的小学生大都不理解当时人们为何如此激动,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又能参加教学,我布置大家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为了避开大家找的资料重复或不全,笔者将任务具化: 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人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查找申奥成功后举国欢庆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大家呈现当时情景的真实;一部分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求助,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到运动强国的过程,感受祖国奥运事业的崛起;最后一部分学生要找到我国申奥过程的艰难,体会申奥的决心和最终成功的喜悦。 通过以上做法成功地让学生感悟到了人民热烈的庆祝原因,参加式教学的实践一定是有目的的,只有任务分割具体化才能保证参加式教学课堂的高效。 二、搭配要合理,筑好参加式学习的保障 参加式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生生合作,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纳小组学习的形式,这样一个个小团队在成员搭配上也需要慎重考虑,小组成员之间要彼此信任、相互支持,才能给课堂学习提供和谐的氛围保障。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练习四的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学习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现场模拟,在这次分组时我刻意将班里的班干部、性格开朗平常生活中交际能力较强的几个学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组里。课上我刚宣布开始讨论,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说了起来,整个教室显得特别哄乱无序,见此情况有学生主动开始行动:新闻发布会的角色有“主持人”“发言人”“记者”“听众”,首先将组员分类;接着确定发布会主题和记者的提问;第三步根据之前讨论进行初次模拟;最后发现不足,全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