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及对策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及对策分析 摘 要:幼儿教育应根据儿童身心进展规律,通过游戏使儿童在探究和互动中学习并愉快地成长,为其一生的进展奠定基础。然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异化了幼儿教育的目标,忽视了儿童的天性和独特的成长方式,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进展。因此,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开展分析、探讨,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探寻其成因,分析其危害,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进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反幼儿身心进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进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的各方面教育趋近于小学化,将小学知识提前学习提前掌握,此举违反了国家的教育理念,更是严重违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进展。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积极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加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1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就当前幼儿教育现状而言,小学化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有的幼儿园为了提高其办园知名度,大都开始把应用于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应用到幼儿教育之中。另外,课堂教学、知识学习、制度管理等各方面也都表现出了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具体来讲,该现象对幼儿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不利于幼儿个性的自由进展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性活泼。对孩子而言,在该时期加强对其个性的培育,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快速养成以及情感的快速建构。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日益严重,使得老师过分重视对其知识文化的培育而忽视了其个性的自由进展。过早对孩子进行小学知识的讲解,不仅束缚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还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从长远角度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1.2 不利于幼儿早期教育目的的实现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没能达到启蒙教育的目的。幼儿教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