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建国 66 周年主题征文:永远的记忆 时间转瞬即逝,我已走过 80 年岁月。从医 50 多年,让我享受了人生最美的盛宴,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成长的一场一幕。 我的童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国家衰亡,民族受压迫,人民受苦难的阴影。记得 1944 年,在小学教室里同陈族汗同学一起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这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抗日的心声。 1949 年英雄的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解放了的人民,震天响的歌声,革命英雄的传记像刘胡兰,黄继光,保尔.柯察金等的光辉形象,充满了我的脑海。在党团组织的帮助下,我懂得了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学好本领建设祖国的道理,并光荣的加入了共青团。1954 年高中毕业,组织选派我赴苏联学习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1955 年我被分配到 xx 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习。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理论,参加社会实践,到工厂学工,下农村学农 ,老师教书育人,坚定了为人民健康事业献身的意志。在毕业分配的志愿书上,我郑重写下了:“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幸运的是,我被分配到 xxxx 医院创伤骨科,这是一所建国后 xx 市委市政府为满足首都人民医疗、卫生事业进展需要,以创伤骨科为建设重点的综合性医院。 从 xx 医学院附属医院、xx 协和医院等调来国内知名专家 xx 教授任院长兼骨科主任,xx 为副主任,英国专家 xx 为顾问,xx 为护理指导以及协和医院和北大医院等的 8 名主治医生和 6 名住院医生组成了创伤骨科框架。为充实创伤骨科的进展,把 xx 医学院 1959 年和 1960 年分配来的 30 余名毕业生,分别充实到创伤骨科:矫形,创伤,烧伤,手外科,小儿骨科,体疗理疗六个分专科。同时医院还制定了红、专培育规划,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年轻医生,以任务带技术,树立“爱党兢业,待病人如亲人”的服务观以及“肯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医学难关”的科学精神。戎自清书记、张彤书记、郭子恒副院长亲临一线,和年轻医生打成一片,一起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将哲学思想融于医学实践,指导攻坚克难。 当年烧伤专科是个新专业,病员多工作累,成功治疗效果差,伤员多是因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遍体鳞伤,他们开口的第一句话是问“工厂怎么样了?某某同伴伤的如何?”看到为抢救国家财产和战友九次出入火场的伤员的高大形象,看到不幸失去双手,又重返工作岗位奋斗不熄的革命精神,我含着热泪宣誓,一定要救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