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Ⅱ) (污水处理) 》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 0301404课程英文名称: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Ⅱ)授课对象: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第 6 学期学时数: 72学分数: 4.0课程性质:限修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流体力学 A》、《有机化学 A》《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A》、《水处理微生物学》后续课程:《水质工程学(Ⅱ)(污水处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开课教研室:给水排水教研室执笔人:王晓玲二、课程教学目标1. 任务和地位本课程是给水排水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是重要的专业课, 所学知识既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 又为水工程新技术、 水工艺自动控制、水工艺设备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具备拓宽知识面、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2. 知识要求使学生掌握水体污染和自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污水的物理、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及污泥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学会污水处理厂(站)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解决中小城镇及工艺企业污(废) 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科研和运行管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3. 能力要求使学生掌握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具备应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知识解决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和计算;具有从事污水处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习后,应该具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能力。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 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水体自净的一般概念、 水体污染综合防治与水源保护以及水体自净容量和污水处理程度的估算。了解沉淀的功能、作用、类型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掌握沉淀分离理论;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掌握活性污泥的净化过程与机理、活性污泥的影响因素以及脱氮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掌握有机物降解和生物增长动力学公式、有机物降解与需氧公式,了解需氧量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曝气的原理与作用、 影响氧转移的因素、 曝气设备以及曝气池的类型与构造;掌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与计算;了解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掌握生物膜法的净化机理;了解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缺点和生物相特点,掌握它们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运行维护管理;了解生物膜法的发展沿革与发展趋势;了解稳定塘的工作原理、 稳定塘处理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