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循环”和“发音”模块》的教学设计案 例 名称《第 6 课 引吭高歌——“永远循环”和“发音”模块》科目信息技术教学对象初三年级提 供者潘文霞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组编 《信息技术中学版智能机器人》第 6 课 引吭高歌——“永远循环”和“发音”模块的的内容。我仔细地研究了教材,觉得子程序的编写和调用也是一个比较重要和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本课共分 4 部分。第 1 部分:介绍“发音”模块,用“发音”模块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唱歌。第 2 部分:介绍“永远循环”模块,用“控制模块库”中的“永远循环”模块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反复地唱。第 3 部分:综合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编程,让机器人走走唱唱。第 4 部分:拓展学习——子程序的调用。学生在上学期学习的LOGO 语言中,已经掌握了主过程与子过程的概念和意义,根据知识的迁移性,本节课的主过程与子过程的知识就容易理解了。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程序模块库”中“新建子程序”模块调用和新建子程序。2. 过程与方法 :编写具有永远循环结构的程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时间的跨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思考。(2)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创新的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学习的LOGO 语言中,已经掌握了主过程与子过程的概念和意义,根据知识的迁移性,本节课的主过程与子过程的知识就容易理解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主导策略(以课件展示导入新课,编写一个让机器人画正方形的程序(让机器人在转角的时候唱首歌) 自主学习策略 (让学生自己编写走正方形的程序) ,合作学习策略(通过任务驱动法合作完成机器人画正方形时在转角的时候唱歌的程序)。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和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 、 创设情境编写一个让机器人画正方形的程序。师:刚才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固。下面我们让机器人在画图的过程中增加点乐趣怎么样?生:好。师:增加什么乐趣呢?听好了,让机器人在转角的时候唱首歌。能实现吗?想学吗?生:能实现,想学。学生回答用 师 生 互动 的 形 式了 解 学 生对 机 器 人画 正 方 形的 程 序 的对的认识。二 、 探索新知1、任务驱动一 :让机器人唱 “do re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