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 油层: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 高电阻 )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2) 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 或周波跳跃 现象, 中子、 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3) 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4) 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 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 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2) 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 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 气、水层。 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 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3) 邻井曲线对比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对比,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这种对比要注意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在横向上的变化,如下图所示。(4) 最小出油电阻率法:对某一构造或断块的某一层组来说,地层矿化度一般比较稳定,纯水层的电阻率高低主要与岩性、物性有关, 所以若地层的岩性物性相近,则水层的电阻率相同,当地层含油饱和度增加,地层电阻率也随之升高。比较测井解释的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