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摘 要:网络沟通方式多元的今日,网络语言成为具有标识作用的语言符号。微博这一社交软件自 20XX 年上线至今,使用人数已突破 5 亿。其使用群体中,90 后最为庞大。微博的命名反映了用户的日常生活、注册微博的心理等社会文化因素。笔者从新浪网搜集了 500 例在校大学生微博名,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类及分析。 关键词:微博名 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心理 一、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类型 微博名的构成形式有繁有简,构成内容丰富多彩。本文从两个角度对所收集的样本进行分类:一类按微博名中是否出现用户的名字划分;另一类根据微博名短语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1] 1.根据微博名是否出现该用户的名字进行分类 根据微博名里中是否出现该用户的名字进行划分,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微博名里完整出现该用户的名字,另一种是在微博名里局部出现该用户的名字。[2] (1)出现该用户的名字 完整出现该用户的名字 完整出现指在微博名中出现该用户完整的名字,“该用户的完整姓名”包括该用户汉语名字传统形式、该用户真名的汉语拼音或该用户的英文名字等几种形式。完整出现微博用户姓名的微博名又分为两种类型: A.单纯以该用户的真实姓名命名 如:吴瑜平、于佳遥。 B.真实姓名和其它成分的组合 这种情况又表现为多种形式: 一是博主的真实姓名加上校名或地名,如:SJSU 刘泽龙。 二是博主在微博名中对自己的身份、年级、性格、生活状态等情况的介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或对自己的认知评价等。如:大二王小明、房宽不会唱歌。 局部出现该用户的名字 微博名中部分出现博主的名字(包括与博主的真实姓名或者姓、名谐音的情况),往往是一些俗称或者其他社交场合的称呼,是传统姓名衍生出的变体,分为两种情况:[3] A.微博名局部出现博主的名或姓。 这种形式增加了一定的隐匿度但也包含一定的个人信息。如:天来不在家 、墨鱼饭香喷喷。该类名称在样本中占有较大比重。 B.运用名字的谐音或同音字,甚至是借鉴方言的发音。 如:“芳”字,闽南话念做“轰”,于是明芳为自己的微博起名“明轰”。[4] (2)未出现该用户的名字 这类用户的微博名完全没有出现自己的名字,通常是以能反映自身特征的字词描述自己。 如:我要吃雪糕 zz、泪沟又不是法令纹等。 2.根据微博名所属短语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 在收集的语料中,单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