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德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渗透德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渗透 幼儿期是幼儿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品德对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重大意义。幼儿品德形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幼儿教育只有将幼儿道德行为的认识变成自觉的行为,才真正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幼教工作者孜孜不倦探究的问题。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育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长期以来,广阔幼儿教育工作者坚持以德为重的原则,承担道德启蒙的任务。然而,如今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从而使子女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如不爱劳动;只知索取,而不懂得爱别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面对现状,我们必须将品德教育作为素养教育的重点,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好的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品德基础。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在幼儿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 寻找生活素材,力求德育内容和形式的生活化 1.进行爱的教育,学会关怀父母和尊敬长辈 新《纲要》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 、爱家乡、爱祖国。”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如“三八”节,开展“我的好妈妈”主题教育:语言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和美术活动——画妈妈,这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自己的妈妈有了较全面、完整的了解,认识到妈妈工作的辛苦,一种爱妈妈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从爱妈妈的角度出发,引导其热爱爸爸、爷爷、奶奶等其他家庭成员,如活动“我帮爷爷、奶奶找欢乐”、“我们是欢乐的一家”等。 2.从游戏入手,学习正确交往和友好合作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以游戏为切入口,把德育目标渗透在具体的游戏情节中。如手工活动“新楼房”、“博士帽”;游戏“二人三足走”、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趣的滑板车”;以及美工“我们的画”等,引导幼儿两两合作或更多的人一起合作,从中帮助其学习和获得正确的交往技能,引发他们主动与人合作,并感受集体活动的欢乐。而老师此时所需要的是: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合作、交往环境。又如建构游戏“漂亮的家园”,以小组为单位,6、7 人一组成立“小小建筑队”,大家共商家园布局,各自分工,遇到困难相互帮助;同时,互相因争抢材料而产生的矛盾明显减少,即使发生了,大家也能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