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心理语言学讨论对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心理语言学讨论对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摘 要:写作,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用何种语言进行写作,写作都是学习中的一大困难。本文根据心理语言学对写作活动等的讨论,探讨心理语言学对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心理语言学;英语;写作教学 一、引言 写作虽不如阅读或听说技能那样广泛使用,但一直是英语学习者的难题。不少学生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能听懂 VOA 等日常会话,即便是“哑巴英语”,也能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借助肢体语言或语境去表达自己。而写作则不一样,许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强人意,写出的文章让人无法理解。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上的不足表现在谋篇布局的能力(包括信息的丰富性、准确性以及信息的选择和组织等)和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法的准确性、词汇的丰富性和用词的得体性等)。 二、写作的三个阶段 从心理学角度看,写作类似于口头表达,通常由三阶段组成。①构思阶段 。即作者在头脑中产生要表达的思想,然后选择要写出的内容;②转换阶段。即选择语言形式;③执行阶段。即把头脑中的语言信息转换成用文字符号表达的文章。写作到底难在哪?有讨论表明:写作能力通常比口语能力要晚 5 年左右发育。刚入学时,儿童的口语能力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进展,写作能力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大概 12 岁时,这两种能力才趋于一致。这主要是因为书面语和口语的表达不同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书面语需要用词得当、语言通顺、层次清楚等;口语中的语法和词汇结构松散,具有较高的冗余性。 三、写作的三个特点 具体来说,写作活动有三个心理特点:第一,对记忆的要求较高。写作之前,作者需要对主题进行构思,决定其体裁、内容及先后顺序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以便对后面的下笔起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写作的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度慢于说话的速度,导致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很容易丢失。这就是为什么写出来的不如说出来的。第二,书面语的干扰。主要包括字迹是否清楚、标点符号准确以否、拼写有无错误等,这些都会打断作者的思路。第三,缺乏口头活动的外部线索。在写作过程中,一般没有外部提示会告诉作者下面该说什么,需要作者依赖长时记忆中存储的知识和工作记忆对这些信息进行安排。心理学认为,人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对象化的过程。要形成言语成品,首先在大脑中形成话语的内部程序,然后建构话语,最后将话语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