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都向东,成渝间崛起未来之城成都向东,成渝间崛起未来之城 刘宇菲 站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上,可一瞰未来之城全貌。 凌晨,四川成都市区往东 50 余公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施工场地犹如白昼。中建八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T1 航站楼项目经理詹进生和数千名项目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还在加班加点忙碌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天府国际机场今年开工面临的困难比往年更多。 “距离年底竣工还有 243 天,这个‘五一假期,所有人都放弃了休假,就是为了项目如期竣工。”詹进生说。为了不让疫情影响工程整体交付,每天有近 1.7 万名工人在这里分班作业、日夜赶工。 20XX 年 5 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T1 航站楼打下第一根桩。如今从空中俯瞰,林立的塔吊之间,隐藏在钢筋网中的“太阳神鸟”整体形象已经呈现,成都离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梦想也越来越近。 在“神鸟”展翅待飞的背后,是成都布局三载、谋划千年的“东进”之途 。 千年之变 4500 年前,蜀山氏从西部山区走向成都平原腹地,将蜀文化古城时代的城邦,建立在成都平原偏西部。直到战国秦时,张怡、张若建筑了新的成都城,西为少城,东为大城,两城并立,缓缓向东。 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唐代。彼时“扬一益二”,成都迎来了自汉以来的第二个进展高峰期,执政者在大城外新建罗城,使成都扩大了 6 倍,经济中心也开始向东南侧转移。直至清代,随着万里桥、九眼桥等连接城市主干道桥梁的重修,地处两江交汇的东门最为繁盛。 自西向東,是成都跨越数千年的城市惯性,但这种惯性却一直没有冲破山脉束缚,致使成都始终在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之间呈同心圆状稳定地扩张。 近年来,成都凭借包容的环境和创新的经济模式,充分展现了西南中心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市的吸引力。不仅成功跻身新一线城市,并且连续 4 年稳居新一线城市第一名。“巴适”的生活和优质的创业沃土也使成都“创新制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为更多人所认可,连续 11 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 然而,不可避开地,这样的中心城市格局使得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剧,产生交通、环境等诸多“大城市病”。 目前,成都的人口正以每年 50 万人的速度新增,截至 20XX 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达 1658.1 万人,位居全国第四。此外,随着经济进展,成都中心圈层国土开发强度达到 84.8%,全市工业存在进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因此,城市进展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