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专业化需要重视老师的“最近进展区”老师专业化需要重视老师的“最近进展区” 老师对老师专业化的理解与困惑 老师专业化是指老师这一职业具有它自身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并有专门的培育制度和管理制度。老师专业化也可以说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老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在实践中,用的比较多的是“老师专业化”与“老师专业进展”这两个概念,一般认为两者是可以相通的,均强调加强老师专业性的过程。但细究起来,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老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考虑的,主要强调老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老师专业进展”则更多是从教育学角度加以论述的,主要指老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在本文中,笔者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可以互用的。国内外有关老师专业化的理论很多,这些理论在老师专业化的提倡、实施过程中,通过文本学习、讲座辅导等途径已让我们的一线老师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只不过是,这种认识与接触,实际上留在老师印象中更多的是知道有“老师专业化”这个提法,并接受了“老师也要进展”的普遍认识。 我们的老师一听到“老师专业化”这个词语,想到更多的是参加教研活动 、倾听专家讲座、多写教学反思、学习继续教育课程以及参加课题讨论等等。不可否认,这些学习活动是当前老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但当我们和老师深化沟通时,发现老师对自己在这些“老师专业化”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获得有效的提升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并不多。一些老师还认为,目前这种老师专业化的制度安排和活动设计让他们感到“越进展越累、越倦怠”。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制度在不断努力完善,组织者也在不断地想方设法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但这些更多的是从大群体范围进行宏观规划,而不是针对老师个体。在个性化学习为主的今日,忽视个体的特点和进展需求是培训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 老师的成长存在“最近进展区” 关于老师专业进展阶段的理论,国外已有“关注”阶段论、职业生命周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阶段论、心理进展阶段论、老师社会化进展阶段论和综合阶段论等五类。在国内,讨论者也倾向于结合老师成长的特点,将老师进展分为若干阶段予以分析。例如有分为六阶段论述的,即适应期、熟练期、风格期、骨干期、学术期和理想期等。该讨论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针对每一阶段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以帮助老师在各个阶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