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突破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突破点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数学活动课,改“学数学”为“做数学”,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思维的进展、培育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培育创新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会更加容易得到实现和加强。 【关键词】 数学活动;沟通;探究 数学活动课旨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育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进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它提倡的是参加、探究、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 一、数学活动课的地位、作用与目标 人们对数学活动课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展过程。在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学校课程以升学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学校开设的是有限的几门学科课程,音、体、美、劳等科目往往被严重忽视,活动课程更是无人问津。部分学生误认为参加课外活动是浪费时间,糟踏精力,耽误学业。一般老师更不屑于开展课外活动,认为它是无关紧要的闲事。可见,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活动课的地位基本上是没有的。 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实践与自主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就活动课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老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他们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如:笔者在设计《截一个几何体》这一活动课时,做了一个前期准备:即在上课之前,便引导学生准备一些易切割的立方体材料,如萝卜、马铃薯、粘土等。在做立方体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空间图形及实践操作经验。在截几何体的活动中,笔者没有直接将书上给出的结果展示出来,而是通过学生的切与截,让他们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操作中寻求结果。然后,再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填写活动报告,总结活动过程。自始至终,都由学生占主导地位,让他们在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进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和分析归纳能力。 1.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讲故事不但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促使他们学习数学家严谨、刻苦、勤奋的作风,激发他们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