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形式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宣传机制新形式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宣传机制 黄姝婷 税收宣传是助推税收工作的主要手段,通过向公民普及税法知识、宣传最新税收政策、展示税收工作成果来增强公民纳税意识[][1]。长久以来我国税收宣传缺乏对现状和税收环境的分析;税收宣传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税收宣传形式陈旧且内容单一,导致税收宣传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进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国家坚持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国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一定提升,我国税收宣传现状也有所改变。税收宣传工作是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全面、有针对性的税收宣传能够有效提高纳税人税法知晓度和税收遵从度。本文将结合国内外讨论对我国税收宣传现状进行分析,以改善我国税收宣传现状。 国外税收宣传进展历程和经验借鉴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出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西方乃至世界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是各国税制改革以及税收宣传的重点,改革过程中注重提高税收工作质量和提供各类涉税教育和服务, 以 提 高 纳 税 人 税 收 遵 从 度 方 面 取 得 了 丰 富 的 讨 论 成 果 。 如 Murphy Kristina(20XX)对如何开展高效的税法宣传进行了细致描述,Pecorino Paul(20XX)就人类进展历程中税制的演变进行了详尽叙述,其中包括与纳税人的关系演变和税法宣传方法。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纳税人以其享有的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向的建议权和监督权,达到与税收管理部门平等的税收征纳关系。对税收问题的理论讨论最早可以溯源到亚当斯密 (1776)提出的四大赋税原则,之后孟德斯鸠、霍布斯、格林尔等都对税收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综合他们的观点,得出“税收价格论”。由于较早推行社会民主化,纳税人已经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其拥有的权利,因此他们更关注自身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如 1988 年美国出台的《纳税人权利法案》在法律层面上对纳税人权利进行保护[][2]。经济心理学家范拉伊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981)在《经济心理学》中,通过讨论纳税人心理、个人意愿以及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建立了纳税人意识分析模型,并将税收环境、个人因素、税收行为、纳税人主观感受等影响纳税人意识的各种因素引入模型中。 针对以上讨论,我们将从税收宣传的基本理论出发,以国外税收宣传进展历程和经验为借鉴,分析国内税收宣传现状,并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