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课改背景下的教研兴校策略浅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研兴校策略浅探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保安初级中学是一个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 ,近年来脚踏实地坚持科研兴校方略,执行到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确立教研专题,日常教研成制度 假如说教研教改是教育生命的源泉,那么,课题就是教研教改的起点,课题讨论也是区域性教育改革和进展的必由之路。我校每学年之初都要围绕教学重点和老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区,确立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教研专题。这样,老师的教研就有了目标,主攻就有了方向。学校还建立了《日常教研评价和考核制度》,并和绩效考核全面挂钩。 二、开展课题讨论,培育各科领军人物 课题讨论是提高老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围绕开学初确立的三级教研主题,相应制定了各级教研计划,定期组织专题讨论。主要的做法是一评、一例、一写。一评,即课题评议,一人讲,大家评议,提出问题,由主讲者回答;一例,即评议一个教学案例,凡是承担公开教学的教研组,在上课之前,教案均须接受评议,评课结束由承担者修改,交学校教科室存档;一写,即写一篇小论文。近年来,老师在省市区各级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评比中获奖的人数越来越多。 同时,我们广泛开放平台,让科研型老师发布课改前沿信息,在“课改沙龙”中唱主角,在“教研论坛”中当主持,加大领军人物培育力度,并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校老师参加课题讨论。 三、加强备课组建设,营造团队文化 我们把加强备课组建设作为教研教改的一个切入点。首先,学校支持老师自主购买资料。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学资料盲目购买的做法,放手让备课组自主购买。备课组有用的教学资料多了,学生手中的辅助资料就少了,负担就轻了,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其次,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共享。规定每周二下午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主要任务就是讨论、讨论一周教学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目标、重点、难点与教法。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讨论讨论教案,一个老师事先备好一节课,围绕这节课进行集体讨论,最后定稿印刷,人手一份,统一使用。九年级备课组除了完成上述任务外,每两周还要做一次中考链接,供平常课堂检测使用。再次,改革备课检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动和教学手段的变化,备课管理制度需要重新构建。在备课检查的方式上,我们有三个原则,一是以科学的措施提高教学效益,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变管人为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