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汉语教育在泰国汉语教育在泰国 中、泰两国政府间的交往始于元朝。史书记载,公元 1292 年至 1323 年,两国曾互派使节。民间开始交往的时间则更早。千多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泰国,能讲汉语的人很少,能说普通话的更是凤毛麟角。 一个与中国毗邻而居,且华人占总人口七分之一的国度,竟然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这是什么原因? 看看泰国汉语教育所走过的路程,应该不难找到答案。 泰国的汉语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小荷才露尖尖角——萌芽期。十九世纪末,我国大批沿海居民相继飘洋过海,南渡暹罗,在泰国定居。为了让后代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牢记华夏文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筹划办学。开始是私塾,后来进展为夜校、补习学校,以教学汉语为主,也讲授中国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并不正规的学校、办学机构没有固定的校舍,也无固定的教材、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和老师的意愿、爱好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当时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可想而知,但意义不可小视,它为泰国的汉语教育实施了奠基工程。 芳草萋萋鹦鹉洲——兴起期。二十至四十年代,中国移民逐渐增多,华人 、华侨实力与日俱增,因而汉语越来越受重视,原有的办学规模与办学形式已难以满足广阔侨民子女入学的需求。于是,一批以华侨、华人子女为教育对象,以传授华夏文化为主并兼授其它科学文化知识的全日制汉语学校应运而生。据有关资料介绍,四十年代末,全日制汉语学校已有两百多所,在校学生达十万多人。这短短的三十年是泰国汉语教育的春天,遍布全国的各级各类汉语学校办得红红火火,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已是悬崖百丈冰——困厄期。新中国的成立,本应成为汉语更为广泛传播的新机遇。然而,国际反共、反华势力对泰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内,他们奉行抑华、排华政策,法律规定所有取得泰国国籍的华人一律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得使用汉语姓名。当局卑视华人,迫害华侨,到了十分严酷的程度。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汉语教育遇到了灭顶之灾,一大批汉语学校被迫停办,少数坚持办学的也受到当局的严密监控,学校不准开设汉语,师生不准讲汉语。我曾结识大批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华人、华侨,时隔几十年,回首往事时他们还痛心、愤慨不已。原南邦府育华学校校长林汉平先生,由于当年坚持在学校讲汉语,并秘密在家里教汉语,数次被投入监狱。解放初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