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外文化交汇

中外文化交汇_第1页
1/10
中外文化交汇_第2页
2/10
中外文化交汇_第3页
3/10
中外文化交汇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应该说,正是文化的差异,才使得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各具特色。德国人做“精”(精密制造业在世界占首位),美国人做“大”(世界五百强,美国占了近一半)。法国人做“时尚”(如香水、时装、旅游、展览等)。这些都与西方人的“征服自然”、“个体为本”、“力取天下”等文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东方国家,如中国做“廉”(中国产品在世界上是以廉价闻名遐迩的)。日本人做“省”(日本产品追求低成本),则与东方人“顺天应物”、“粗族为本”、“执用两中”等文化观念有紧密的联系。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即征服自然。 (2)在对待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族本位”,突出国家和家族的整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 (3)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亲仁善邻”和“协和万邦”,而西方则奉行“征服天下”。如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上王伟的飞机被撞,中国人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而不是进行战争报复,这一个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差有关,主要的还是与中国人忍让为上有关,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美国“9.11”事件后,有 90%的美国人要求进行报复,以恐怖行为反击恐怖行为。这就是两种文化在各自民族里的直接表现。 1、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人习惯于把人的精神融于自然界之中,并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当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儒道两家对天人关系的态度有差异:儒家强调超越自然,化自然为人文,主要是指化天性为德性,意在达到道德上的完美。道家则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不必经过人化,人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然美的破坏,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的天人合一境界。 天人合人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一向以农立国,特别重视农业。自古以来,农民有祭天地的习俗,一方面庆祝丰收答天谢地,一方面是乞求天地赐福,以期来年有个好收成。中国人办喜事,首先要拜天地,便是这一精神的最好体现。中国古代有山水画派,画家们把山峰、绿水、虫鸟花鱼入画,并且着重反映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依存关系。古代诗人也有田园诗派,他们把自然美景写于诗中对自然加以歌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外文化交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