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和财务部的会计有明显的区别。人力资源部没有实际的会计一说,从专业和职位上讲叫绩效薪酬专员,主要测算薪酬和调整绩效。算员工的工资,缴纳税款和保险。同时与财务沟通到位。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带来了会计理论开发的巨大突破,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新型的会计分支。人力资源会计自6 0 年代提出至今已有几十年了,中外学者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然而,步入 9 0 年代,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却停滞不前,发展缓慢,至今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还停留于“纸上谈兵” ,无法付诸于实践。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界至今尚未确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尤其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内涵看,对“人力资源” 的归集和分配,只是原有会计核算程序的改革,并未突破传统会计的范围。帐面上人力资产的价值并不代表人所(能)创造出的价值。以现时重置成本计价,有个重置标准和不同企业的可比性问题,与财务会计的结合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 第二由于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其中涉及到许多主观因素和假定条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模型大相径庭且过于繁琐。因此,至今未与传统财务会计融合,只能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提供信息。 第三劳动者的权益未能明确界定。企业因取得,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付出一些代价特别是将人力资源上的支出资本化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从投资者立场看似应属于企业所有者,但人力资产上的那部分支出恐怕并不足以说明所有权的归属。劳动者权益和确定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无法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无法激发企业活力。这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人力资源会计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谓人力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不仅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而且还要对人力资源进行质的管理 ——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金融资源,成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