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 报 说 明 及 要 求 一、统计目的 本统计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企、事业单位人才情况,为制定人才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 三、统计依据与分工 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以及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4.外部董事、监事,由其任职单位按其职务进行统计。 四、报告期 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本年的12月 31日。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本年度的1月 1日至 12月 31日。 五、填报要求 1.各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填报本表。 2.各填表单位在上报前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特别要注意审核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3.各单位上报的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4.001表、002表、003表、004表、005表、006表以及 008表、009表、010表、011表,以上 10张报表,企业、事业单位均须填写;007表仅由企业单位填写; 012表、013表、014表、015表、016表和 017表仅由事业单位填写。 六、本报表指标解释仅限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工作使用。 第一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表 指标解释 1.企业法人: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获得法人资格的企业。 事业单位法人:指从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以及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活动,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经各级政府编制机关或经各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确认具有法人资格并能够承担民事责任,会计上独立核算的单位。 法人单位:即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是指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