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工艺在过境公路路基加固维修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日益快速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道路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从 2000 年开始也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大范围的新建和改扩建,并提出了强基薄面(俗称白+黑)的设计理念。经过多年的使用,采用强基薄面部分路段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过境公路(翠微大道—梅电路)段就采用了该方案进行设计,由于车流量较大且重载车多,路面破损严重。一、 概况过境路(梅电路—翠微大道)工程全长2452 米,是在原 104 国道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而成大部分为两侧拓宽。路幅布置为4.0m (北侧人行道) +16m(行车道) +9m(中央绿化带) +16m(行车道) +5m(南侧人行道) =50m(红线宽度)原设计路面结构为:①老路利用及开山处: 25cmC25 基层+土工布 +8cm沥青砼②拓宽处: 40cm 统渣垫层 +25cmC25 基层+土工布 +8cm 沥青砼。2008 年对该段道路破损情况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路面破损主要为裂缝,其次为脱皮、掉粒和坑槽破坏形式并有多处修补,通过探地雷达检测发现路基都有不同程度的疏松现象,路基与路面之间存在脱空现象。裂缝以横裂为主,并且每条裂缝相隔距离基本为5m 或 5m 的倍数,说明横向裂缝基本发生在每块混凝土板的伸缩缝上,超车道路面破损比快车道和慢车道破损严重。二、 加固方案的选择本次工程主要是对路面基层脱空现象进行处理,通过了解国内外的一些加固技术,对加固方案进行了比较,主要选取比较旧水泥混凝土板块碎裂处理技术和注浆加固技术。1. 旧水泥混凝土板块碎裂处理技术先铣刨原沥青面层, 接着采用美国共振机械公司研发的RPB 碎石化法(简称共振碎石化法) 进行碎裂处理消除板下脱空及路基疏松情况后,再加铺 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然后再水泥稳定碎石层及两层沥青面层间喷洒一层沥青粘层油,最后再加铺沥青罩面层 (4cmSMA-13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9cmAC-25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共振碎石化法是采用设备独特的共振技术可以持续产生高频低幅的震动能量,通过破碎锤头传递到水泥混凝土板块里,该设备只是将作用力扩展到板块的边缘即完成了能量的传递,对板块周边的结构设施及基层不会造成任何损坏。本加固方案能彻底处理水泥混凝土板下脱空及路基疏松情况,但在老路面上加铺30cm 水泥稳定碎石层对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高程影响较大。2. 注浆加固先铣刨原沥青面层,在水泥混凝土板块布设梅花形注浆孔,通过注浆孔向土层中加压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