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区 域 地 质 调 查 方 法 》 结 课 论 文流体包裹体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学院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专业地质学学 生 姓 名张 三学号03207415 任 课 教 师黎 明 明2016 年月日流体包裹体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摘要:流体与内生矿床有着成因上的联系,进行矿床研究必须对成矿流体进行深刻的观察、 研究和探讨。 流体包裹体作为成矿古流体的唯一样品,在矿床研究中起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流体包裹体的概念和三个基本假设;概述了从流体包裹体中获得的参数和获得参数方法;简述流体包裹体在矿床研究中应用的方面。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矿床研究参数岩浆相关矿床都存在强烈的围岩蚀变,不发育蚀变的岩石缺乏成矿潜力,围岩蚀变总是表现为含水(挥发分)矿物交代无水(挥发分)矿物,成矿作用的基本解是成矿物质从含矿流体中析出流体的存在和迁移是形成矿床的必要条件,是矿质聚集和发生成矿作用的前提。研究矿床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究成矿流体。在成矿过程中, 一部分流体会包裹在矿物中, 这部分流体代表了那时的成矿流体或成岩流体, 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古流体。 这种包在矿物岩石中的古流体叫做流体包裹体,成为研究成矿流体的窗口。1流体包裹体的概念和基本假设流体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溶液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捕获在矿物晶体缺陷、空穴、晶格空位、位错及微裂隙之中,而且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完好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相界限的独立封闭体系。研究包裹体的根本目的是了解成矿过程中的化学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矿物中保存下来的包裹体是多种多样的,它们记录了矿物生长和演化史的各种条件,具有不同成因意义。 由于包裹体成因和变化的复杂性,并不是任何包裹体都能提供所需要了解的各种信息, 因此必须从繁杂多样的包裹体中,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包裹体。符合研究的包裹体有以下3 个基本假设: 1. 捕获在包裹体内的物质为均匀相 ---均一体系; 2. 包裹体的体积未发生变化---等容体系; 3. 捕获后未发生物质的渗漏或逃逸 ---封闭体系。一般认为,只有符合以上三个前提的包裹体的测定结果才是有效的和可靠地。大包裹体通过 “卡脖子” 而形成的几个小包裹体是包裹体形成后其中物质和相态发生改变的一种特殊情况。 当“卡脖子”发生在大包裹体中的气泡出现之后,那么有“卡脖子 ”而形成的几个小包裹体具有不同的相比。捕获有气泡的小包裹体比原来的大包裹体具有更高的均一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