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一、绪论1、定义: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研究 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 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学科。2、发展过程:1662 年 英国 John Graunt第一张寿命表设立比较组思想将统计学引入流行病学领域。James Lind C缺乏 –坏血病 (147)开创了 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的先河。Edward Jenner (1796)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开创了主动免疫 的先河。William Farr 现代流行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3、研究方法:4、用途:①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 ;②对社区和人群健康作出诊断 ;③产生 决策和评价 ;④揭示 疾病的自然史;⑤探讨、揭示 病因;⑥疾病的 预防 ;⑦疾病预防、诊疗措施的效果的评价 。5、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观点:群体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社会医学和生态学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6、偏倚 :测量学中偏倚是指一切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医学研究中偏倚是指在临床研究中,研究结果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偏离真实情况,这种偏离我们称之为误差(error) 。临床研究中误差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一类是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随机误差: 是由于抽样误差所引起的,其大小可以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估计,但没有方向性,也就是说,这种误差的存在使研究结果随机的高于或小于真值。系统误差即偏倚(bias):是指研究结果系统地偏离了真实情况。与随机误差不同,偏倚的存在总是造成研究结果或高于真值或低于真值,因而具有方向性。 由于在研究工作中定量的估计偏倚的大小很困难,而确定偏倚的方向却相对较容易。当偏倚使研究结果高于真值时,称之为正偏倚,反之,偏倚使研究结果低于真值时,称之为负偏倚。临床研究中的偏倚一般分为三类,即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选择偏倚1、入院率偏倚亦称伯克森偏倚2、现患病例 -新病例偏倚也称奈曼偏倚3、检出偏倚或称检出症候偏倚4、易感性偏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观察人群或对照人群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性,导致某因素与某疾病间的虚假联系)5、排除偏倚6、无应答偏倚二、疾病的分布1、定义: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中的发生频率。“三间分布” ,疾病的“人群现象”。2、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及其意义:发病率(反映疾病发生的强度 ),患病率(感染率、阳性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发病率 =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