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6 月 18 日,在重庆直辖13 周年的历史时刻,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国家推进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展新引擎。不少人甚至认为, 两江新区就是国家启动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开篇之作。重庆对“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开发建设两江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两江新区” ,因位于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规划面积1200 km2,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 km2。国务院在《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 (国函〔 2010〕36 号)中指出, “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新模式, 提升重庆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两江新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开放前30 年,国家实施了 3 个大的开发开放战略:80 年代开发深圳,90 年代开发浦东,进入新世纪又开发了滨海。国家批准设立的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都承担着构成增长极“内核”、带动区域发展的使命。595 km2 的深圳特区开发,带动了18 万 km2、8000 万人口的珠三角加速崛起; 530km2 的浦东新区, 带动了 21 万 km2、9000 万人口的长三角迅猛发展;2270 km2的滨海新区,带动了33 万 km2、1 亿人口的环渤海奋起直追。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10年的时候,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1200 km2 的两江新区,将争取辐射带动“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乃至680 万 km2、4 亿多人口的西部地区开发开放,从而改变西部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据初步测算:两江新区将拉动“成渝经济带”制造业年均增长提高 10 个百分点,工业年均增长提高5 个百分点;云南和贵州水电、矿产等能源产业年均增长提高 5 个百分点;湖南、湖北、陕西广西、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年均增长提高5 个百分点。总之,通过各种要素、资源的发酵、增值,两江新区经济规模和结构、发展质量和方式都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