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西方浪漫主义运动后的艺术思潮演变浅谈西方浪漫主义运动后的艺术思潮演变 【摘要】浪漫主义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反映在艺术创作中,就是强调主观制造性,反对类型化,主张个性化。强调具体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而后,艺术变成个人的事,变成表达个人情感出口的时候,西方现代艺术阶段以及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浪漫主义运动带来的翻天覆地在接下来的百年里发挥着强大的催化作用。出现了不断颠覆传统的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关键词】浪漫主义运动;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 西方浪漫主义运动是一场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哲学各个领域的宏大变革,产生兴起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整个的触动改变了十八世纪后期以来的西方世界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義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今日,艺术、文学和哲学,甚至于政治,都受到了广义上所谓的浪漫主义运动特有的一种情感方式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连那些对这种情感方式抱反感的人对它也不得不考虑,而且他们受它的影响常常超过自知的程度以上。”当时发生的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民众价值体系的倒塌,强调个性与自我,独立与自由,个性美取代了理想美。这样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浪漫主义分积极和消极两种。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抵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消极浪漫主义者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实行消极躲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