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讨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讨论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现在英语已成为一个跨国、多元文化、多功能和全球语言。中国大学英语是社会进展的必定产物,很多学者试图从定义、进展、特征等角度讨论它与中式英语的区别。但是讨论中国英语不应脱离社会文化背景,本文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讨论它。大学英语反映了物质文化、社会习俗以及社会制度,这些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在其进化和进展的不同阶段,中国英语受到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在法律规范中式英语的同时,发自内心的去接受其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中国英语;文化 据统计,从 1900 年到 20 世纪末的一百年间,英语使用者增加了十倍,而现在大约有七亿一千万人会说这种语言。(Ma Hong,20XX)随着对世界不同社会和文化的深化渗透,一些英语品种应运而生,例如新西兰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和尼日利亚英语。Barbara Strang 在她的“英国历史”(1970 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世界英语”概念来命名这些品种。世界英语的迅速进展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他们开始讨论出现在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语言背景中的每一种英语变体的形式和功能。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讨论大学英语,旨在探讨大学英语如何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包括讨论中国英语反映的中国文化,分析中国英语是如何通过语言接触的语言借鉴形成的,以及讨论社会背景对不同进展阶段中国英语变化的影响。 一、语言和社会 语言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识和讨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尽管这个问题的证据可能是离散的,但仍然可以从这些著名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作品中收集到古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历史(Harris&Taylor,1997)。语言和社会通过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同时发生变化。不仅需要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观察语言变异,还需要从语言变异的角度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化。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交性是语言的本质之一。在斯大林(Scalin,1950)所著作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题”一书中,语言被定义为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与人类社会所有活动密切相关的现象”。这种观点包含以下含义: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产生,进展和消亡伴随着社会的影响;2)语言不是自然现象,它们根本不同。语言的进展和变异受到社会的限制,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3)语言是一个社会事实而不是个人事实。(刘润清,20XX:102)具体来说,哪些社会因素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