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技发展与女性精神家园探析

科技发展与女性精神家园探析_第1页
1/5
科技发展与女性精神家园探析_第2页
2/5
科技发展与女性精神家园探析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技进展与女性精神家园探析 一、现代科技进展下的女性精神家园困境 (一)科学技术的进展加剧了劳动市场的性别隔离,加深了女性的生存焦虑。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劳动力市场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但女性却通常被冠之以“不是家庭生活主要来源”、“只具有从事某些低知识和技术含量职业的相对优势”等,这种思维模式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隔离。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下,某些劳动女性依旧从事低技能和低酬劳的工作,她们被认为更适合从事“女性化”的职业。目前,“虽然中国城乡就业总人口的女性比例已大大上升,全国城乡就业总人口为 7.58 亿,其中,女性 3.37 亿,女性就业者总量比 2024 年的3.19 亿增加了 5.6%,占就业者总数的 44.8%。2024 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46%。但目前,中国女性人口的经济总参加率仍低于男性 13.37 个百分点”[2]。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前后的人群特征分析发现,“女性、年轻或年老职工、低学历、服务行业就业者更容易成为低工资人群。而另一方面,这些人群的失业率也比较高。假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会导致失业增加的话,这些人群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3]。(二)科技进展凸显了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缺席,造成了女性的心理困惑。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开发的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加大,这给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而且使当代女性的就业层次得到了提高。然而,“科技与女性”仍然作为一对进展不均衡的范畴存在,科技进展及广泛运用,导致一些女性面临失去市场价值的风险,面临心理压力甚至对科学和技术领域产生恐惧心理。传统的性别刻板模式一直认为,女性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学习和利用能力远不如男性。因此,部分女性在教育阶段仍然倾向于选择与技术和科学不相关的文科专业。女性主义者桑德拉•哈丁(sandraHarding)曾指出,科学与父权制话语体系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共谋关系。科学对性别的建构和选择没有摆脱历史(“his”,“story”)的影响,比如在男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的玩具主要是车、机械、机器人等,以此培育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培育他们理性的、独立思考的、前沿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意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识。相反,女孩的玩具则是小兔子、娃娃等,以此培育她们感性的、温顺的性格。哈丁认为,女性在不断深化的科学教育和科学实践历程中越来越少是历史文化建构的,科学在进行男性塑造的时候,就已经把女性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技发展与女性精神家园探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