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秦统一巴蜀的战略决策及其治蜀成效

秦统一巴蜀的战略决策及其治蜀成效_第1页
1/4
秦统一巴蜀的战略决策及其治蜀成效_第2页
2/4
秦统一巴蜀的战略决策及其治蜀成效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秦统一巴蜀的战略决策及其治蜀成效秦统一巴蜀的战略决策及其治蜀成效 摘 要:秦蜀之间,虽有秦岭阻隔,然先民开栈道互通往来。商鞅变法后,秦成西陲强国,灭蜀与巴,改行郡县制,将巴蜀作为统一华夏的战略要地,进行卓有成效的社会改良和经济建设。此后,巴蜀地区成为持续百年之久的秦灭六国战争的资源供应基地,为统一的秦汉帝国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秦国;蜀;巴;李冰;都江堰 秦蜀之间虽有崇山峻岭阻隔,但至少在春秋时期,蜀人已开凿了川陕间穿越秦岭的栈道(褒斜道)。这条通道是从眉县入斜谷,翻越分水岭,沿褒谷至褒城;而后进入石牛道(或称金牛道),从陕西沔县西南行,越过七盘岭进入四川,经广元朝天驿进入嘉陵江河谷。栈道在悬崖峭壁凿孔,嵌入木梁,辅以木板,故又称“阁道”[1]。川陕交通改善后,秦蜀之间商贸关系也密切起来。《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记载: 及秦文、孝、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 ,地饶卮、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马、牦牛。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秦国了解巴蜀的富庶与险阻,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目标,首先必须统一居于长江上游战略位置的蜀国和巴国。为了巩固其在巴蜀地区的统治,并将它作为并吞六国的战略基地,在推行政治改革、移民政策的同时,秦对以成都、江州为重点的巴蜀地区实施了较长时期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开发,特别是创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开发广都盐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秦对巴蜀地区成功改革和开发,一方面带来了巴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进展,史家称之为“染秦化故也”;另一方面巴蜀成为秦统一六国的战略基地,为统一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资源。总之,秦灭巴蜀以及其后对巴蜀地区实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措施,的确达到了预期目的,使巴蜀中断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全面接受了中原文化,为汉以后巴蜀地区的进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秦灭巴蜀后,实施的政治軍事措施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逐渐强盛,统一中国成为它的战略目标。战国时期,巴蜀地区对于秦国统一中国的战略地位,已为战国谋略家所重视。策士张仪在游说楚国时对楚王发表了并非危言耸听的警告: 秦西有巴蜀,舫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二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秦统一巴蜀的战略决策及其治蜀成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