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紧扣快门,保卫自然紧扣快门,保卫自然 1998 年,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藏羚羊遭偷猎的惨状,这些影像最终引发全国性保护藏羚羊的活动。一些国际时尚杂志也刊登了他拍摄的被剥皮后的藏羚羊图片,文字说明为“一条 shahtoosh(注:时尚界风行的沙图什披肩)等于 3 到 5 头藏羚羊的生命”,触目惊心。 “后来,我们在影展的大海报上印了他拍的座头鲸,因为人人都喜爱这头大鲸鱼。这让我很吃惊,我以为只有我会喜爱,因为摄影师在描述遇见这头鲸鱼时让我很向往,他说,在水下,声音是通过水来传播的,有水下金丝雀美誉的座头鲸,迎面冲你游来的时候,它的歌声会穿越你的身体……” “意识先行”在推行一项大范围的变革时总是首当其冲的,要先让人们观念转变才能付诸行动。这时宣传媒体往往扮演着点石咸金、推波助澜的角色,比如营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掀起了西方环保运动的潮流,再比如“大眼睛”女孩的照片让希望工程深化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在多种媒介选择中,视觉影像比文字和口号要直观、更有冲击力。 “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化口号喊了多年,假如不是那场“非典”被判定为是病从口出,也许不会有很多人去关怀最为致命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普通的民众了解大熊猫、东北虎都是通过丰富的影像和频繁的报道,而对于其他没有获得如此待遇的濒危野生动物的命运,却很少有人关注。 它们也的确离我们太远了,离这些几乎将生物多样性减为零的城市太远了——不了解何谈关注? 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希望能让公众了解这些造化的奇妙精灵,并进一步关注它们与人类的冲突和弱势处境,于是攀山穿林,潜水探穴,一用手中的相机和摄影机记录下精彩、斑斓的野生动物世界,希望这些影像能够打动观看的人,增 加 对 这 些 精 灵 们 的 认 识 。 他 们 就 是 野 生 动 物 摄 影 师 (nature photographers)。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奚志农:用影像保护自然 他的荣誉已足够辉煌:拍摄的照片成为送给美国总统的礼物,一部野生动物纪录片获得数项国际大奖,本人荣膺全球 40 大自然生态摄影师之列。他的头衔也足够响亮: “中国绿色革命的引领者”、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野生动物代言人”。 但他认为在自己 28 年的摄影生涯里,只做着一件事:用影像保护自然。 20XX 年后,奚志农和妻子创办旨在抢救性地记录中国的濒危物种和自然环境变迁的野性中国工作室。20XX 年,他捐出自己为佳能相机做代言的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