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美国糖尿病患者【美国提倡: 尽早给糖尿病患者"戴帽"】美国糖尿病患者【美国提倡:尽早给糖尿病患者"戴帽"】 安娜是我到美国结识较早的一位医务工作者。她从事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已多年,瘦高个子,金黄色的头发,岁月的流逝虽然难免会给她留下一些痕迹,但假如你能与她见面,绝不会想到她已是年过七旬的人。从外表看,安娜只有50 多岁,目光锐利,思维敏捷,生活自理能力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随着交往的加深,我才知道她患 2 型糖尿病约 30 年,假如"查"一下安娜的祖宗三代,代代都有糖尿病患者,安娜一家真是一个典型的糖尿病之家。看着她,不禁使我想起国内一位亲戚,年龄比安娜小,戴糖尿病"帽子"才 2 年,可当我去年回国看她的时候,糖尿病后遗症已给她带来许多的痛苦。 作为一名医生,我也曾经讨论过美国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和用药方法。从药物品种来说,除了少量正在进行临床讨论的新药可能国内还没有之外,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与国内无多大差别。那么,为何不同国籍的这两位糖尿病患者的差别会如此之大?30 年糖尿病的"折磨"为何没有给安娜留下太多痕迹?这些问题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在我与安娜深化的交谈中,我发现美国糖尿病协会以及医务人员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教育上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从最近美国的一项调查资料发现,美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 1700 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 6.2%;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属于糖尿病的"可疑分子"。美国每年约 20 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政府、公司和个人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费用高达 1000 亿美元,目前,这种花费还在持续增长。美国糖尿病协会主要实行下述措施,以尽早发现糖尿病的"可疑分子",并且尽早实行措施,避开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放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国内,许多属于"模棱两可"的糖尿病患者,即血糖值在正常值上限与异常值下限之间波动的患者,医生往往本着"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的思维模式将患者"放走",或者仅仅列为定期观察对象。美国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则相反,医生执行的原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们早早地给这些患者戴上了糖尿病 "帽子"。安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30 年前,她的血糖值略微高于正常值,医生根据她的家族史和血糖值,毫不犹豫地就给她戴上了糖尿病"帽子"。他们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让患者能提早防范,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美国的另一项调查也证实,假如对这些可疑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