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陶行知先生曾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会做人”。培育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作为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基于行知理论的基础下,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增强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途径,希望长大成人的他们能肩负起建设祖国,富强中华的重任。 【关键词】 行知理论;责任感;培育途径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老师会进行爱国教育、责任感教育等品行教育,但教育方式往往是说教式,学生被动接受,故效果不大。为此,笔者特意调查了我校六年级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来了解小学阶段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情况。 一、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状调查 1.调查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纳了问卷调查法,同时配合了个别访谈法的方式,从我校六年级中随机抽取了 100 人作为调查对象,以无记名的方式,共发放了 100 份问卷,已全部收回。 2.调查的内容与结果 本调查的内容是通过在生活教育过程中认真观察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确定的。从做错事或对不起别人的事、遇到他人不幸出车祸、同学考试作弊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当你做错事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你的态度? (2)当你遇到别人不幸出车祸时,你的态度? (3)当你发现你的好朋友考试舞弊且没有被老师发现,你的态度如何? 二、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调查结果显示,做错事或做了对不起别人事的态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当你遇到别人不幸出车祸时,认为不关我的事并离开的占33%,围观看喧闹的占 43%。从这两组数据中,说明部分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感淡薄,令人寒心。假如你发现你最好的朋友考试舞弊且没有被老师发现,为他庆幸的占 56%;不理睬并告诉老师来批判他 12%;劝告他今后不能这样做的占 33%。从这组数字看,不少学生不懂得帮助的真正意义。 三、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1.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以达到知与行统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宽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他认为: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根据这一理论,老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舞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